首页 > 新华字典 > 唵
基本解释
详细解释
汉语字典
康熙字典
说文解字
相关查询
『唵』
拼音:ǎn 注音:ㄢˇ
部首:口 部首笔画:3 总笔画:11康熙字典笔画( 唵:11; )
五笔86:KDJN 五笔98:KDJN 仓颉:RKLU
四角号码:64016 UniCode:U+5535 规范汉字编号:4824
◎ 民俗参考汉字五行:土 是否为常用字:否姓名学:非姓氏
◎ 字形结构[ 首尾分解查字 ]:口奄(kouyan)
[ 汉字部件构造 ]:口大电
[ 笔顺编号 ]:25113425115
[ 笔顺读写 ]:竖折横横撇捺竖折横横折
◎ 基本解释
唵 ǎn 用手抓东西吃:“偷米唵之”。 佛教咒语用字。 含。 笔画数:11; 部首:口; 笔顺编号:25113425115
◎ 音韵参考[ 广 韵 ]:烏感切,上48感,ǎn,咸開一上覃影[ 平水韵 ]:上声二十七感[ 国 语 ]:ǎn[ 粤 语 ]:am2[ 闽南语 ]:am7
◎ 索引参考[ 故训彙纂 ]:358|0436.3[ 康熙字典 ]:页193第27(点击查看原图)[ 汉语字典 ]:卷1页0638第14[ 辞 海 ]:卷2页7750第3
◎ 多语言翻译used in Buddhist texts to transliterate non-Chinese sounds; to eat with the hand
■ 将“唵”翻译为英语
■ 将“唵”翻译为日语
■ 将“唵”翻译为韩语
■ 将“唵”翻译为俄语
■ 将“唵”翻译为德语
◎ 新华字典详细解释唵 ǎn [方言]∶把手里握着的粒状或粉末状的东西塞进嘴里〖putsth.intomouth〗。如:唵了一口炒米;唵了两口雪 唵 ǎn ——佛教咒语的发声字〖om〗。为婀、乌、莽三字合成。如:唵字咒语(佛教语。“唵”字包括有所谓摄伏的作用,据说行此法时,可使一切诸天龙神听从指挥)
◎ 汉语大字典解释
[①][ǎn]
[《廣韻》烏感切,上感,影。]
(1)以手进食。
(2)捱,困难地度过。
(3)佛教“六字真言”之一。
(4)谓低声敛气。
(5)通“俺”。我。
(6)见“唵噆”。
[②][ng˙]
叹词。表示应答。
◎ 康熙字典解释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唵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193第27(点击查看原图)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烏感切,音晻。【玉篇】含也。【廣韻】手進食也。 又【正字通】釋呪多用唵字。
◎ 说文解字详解 【说文解字】中没有查到汉字(唵)◎ 字源演变
楷体
◎ 相关查询
写法读音
暂无相关写法和读音
相关书法
暂无相关书法
相关词语
·唵叭国
·唵叭香
·唵吧香
·唵噆
·唵嗒
·唵诨
·唵呓
相关成语
暂无相关成语
相关诗词
暂无相关诗词
【收藏本页】
【打印】
【关闭】
【顶部】